昨天去了清大幫忙顧conference的攤位, 顧攤位總是很無聊的, 大致上就是前面擺幾台電腦, 後面貼幾張海報, 許多人拿著蛋糕走來走去在自己面前問東問西. 多數時候會看著對面的攤位發呆, 偶爾找找隔壁攤位聊天, 交換交換名片的一種social場合.
這次去顧攤位純粹是幫忙性質, 我到了現場才知道conference的名字是什麼, 現在想想還真扯. 幸好要負責的題目是自己熟悉的部份, 否則真的就只能在旁邊傻笑了. Coference現場總是人來人往的, 這個號稱international的conference總是還有些不知道哪來的外國人到處問問題, 很慶幸自己英文還算順暢. 擺攤位的大都是業界的廠商, 我們是唯一的學術界攤位, 顯得很凸兀, 我回答最多的問題都是"為什麼你們會在這裡?". 我實在很想說問得好, 其實我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狀況, 所以只好開始扯"我們的東西現在是MPEG標準", "我們提供模組API可以給業界做為參考", 如此的制式答案. 不過我還蠻驚訝這樣的答案大家都能接受, 甚至多數人並不會想去了解背後的原因. 我想, 許多人是為了發問而發問的. 說不定這樣可以証明自己在這樣場合的存在感? 這似乎是一種詭異的科技界social模式?
我發現自己還蠻享受回答問題的過程的. 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可以由對方問問題的深度, 判斷出他對這個領域的專業程度. 或許會有享受的感覺是因為可以很充分有自信的把自己的了解跟對方分享的緣故. 最有趣的莫過於遇到看過我們paper的人, 有個印度裔(?)的教授 ,看了看我們的海報, 突然問起很專業的問題, 一聽就知道是專家問到核心, 回答了一陣子加上閒聊之後, 才發現他曾經拿我們做的東西去做他們自己的研究. 其實在當下我被稱讚的非常汗顏, 我每次想起這個我們做的這個研究, 總是不忍再回頭看自己寫的東西, 程式結構之幼稚, 就如同一個高中生去看自己小學作文的感覺. 但是偏偏大家一起做的這個東西是實驗室某老師的最愛, 每次有客人來就要準備demo, 讓客人看看所謂的"real thing". 於是, 除非離開實驗室, 不然簡直沒有辦法擺脫這個demo的迴圈. (似乎又為自己找到一個早點畢業的理由?)
科技界的確是很小, 跟園區工作的人聊天隨便聊都會扯到"你們公司的XXX你認識嗎?", "喔他是我同學/學長/學姐/學弟", 這個圈子夠小了, 不過大家還在努力讓他變更小中. 這個conference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認識了幾個隔壁攤位的工程師, 還有喝了好幾杯免費的星巴克咖啡, 沒辦法, 實在太無聊了.....
2006年12月10日 星期日
攤位小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